形态特征
担子果一年生到两年生,无柄。菌盖半圆形,扇形或贝壳状,常呈覆瓦状,硬,3-5×1.5-9cm,厚2-3.5mm,表面深蛋壳色或土黄色至深褐色,基部有红褐色斑,有不明显的环纹,光滑;边缘薄而锐,波浪状。菌肉土黄色,厚1.5-2mm,遇KOH溶液变褐色。菌管与菌肉同色,长0.5-1.5mm。孔面浅褐色;管口略圆形或多角形,每毫米6-8个。菌丝系统三体型; 生殖菌丝无色,薄壁,有锁状联合,直径2.5-5μm;骨架菌丝淡褐色或淡黄色,厚壁到实心,直径3-5μm;缠绕菌丝无色,厚壁,分枝,直径1-1.5μm。担孢子圆柱形或长椭圆形,透明,平滑,6-8×2-3μm。 本种通常容易辨别,因为其具有非常小的孔隙和狭窄的呈覆瓦状或单生的菌盖。菌盖幼时较粗糙且颜色暗淡。组织经常被昆虫吃掉,昆虫会在菌盖和孔隙的表面留下一层细密的粉末。该种也在菌盖上发育出红色的角质层,但孔隙和担孢子比其他种属的都大。棒状担孢子25-30×6-8μm,有四个担孢子梗。圆形椭球形到近椭球形担孢子,5-8×2-3.5μm。 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