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缘蛾蜡蝉(拉丁学名:Salurnis marginella[2]),是蛾蜡蝉科缘蛾蜡蝉属的昆虫,[4][6]别名青蛾蜡蝉、褐边蛾蜡蝉,[4]其因翅膀外缘是一圈褐色而得名。[7]其分布于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日本及澳大利亚。[4]其寄主范围较广,除茶外,还寄生于油茶、柑桔、榆、冬青、荔枝、枇杷等,[4][8]以丘陵、山麓的茶园发生较多。[8] 褐缘蛾蜡蝉成虫体长7mm左右,翅展18mm。头部黄赭色,顶圆锥状突出,中央具1条褐色纵带。额宽,侧缘脊状。唇基两侧具淡黄色斜条纹。喙伸达中足基节处。触角深褐色。复眼褐色,单眼红色。前胸背板中央有2条红褐色纵带,侧带黄色,其余部分绿色。翅脉网状。后翅淡绿色。腹部灰黄绿色,侧扁,覆白色蜡粉。其卵为淡绿色,香蕉形,无呼吸角,长约1.3mm。初孵若虫淡绿色,长约1.3mm,老熟若虫绿色,胸部背面有4条赤褐色纵纹,长4~5mm,腹部有白色蜡质絮状物,腹末有2束白色蜡质长丝。[4] 褐缘蛾蜡蝉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成虫喜潮湿畏阳光,卵多产在红棕色或灰白色的茶树枝梢皮层下,也可产在叶柄、叶背主脉的组织中,产卵处外表可见有少数白色绵状物。茶园受光照的时间少,较阴湿,对褐缘蛾蜡蝉的发生有利,所以该虫在茶园多栖息在茶丛上部枝梢上。用行列式方法调查,有虫率达100%,为害非常严重。[9]褐缘蛾蜡蝉已被收录于《100种常见林业有害生物图鉴》中。[10] 命名
褐缘蛾蜡蝉体色黄色或黄绿色,因翅膀外缘是一圈褐色而得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