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

古代曲艺名
讲话,中国 宋元时期说唱。以故事敷衍说唱,与后世的说书略同。从事说话的艺人称为说话人。说话一词乃隋唐以来的习语。

起源

唐、宋时代民间艺人讲说故事的专称,相当于近世的说书。“说”字在古代就含有故事的意思,如韩非子的《说林》,刘向的《说苑》,都是故事的结集。隋代更以“话”字来称故事,《太平广记》卷248引侯白启颜录》记载:杨玄感曾要求侯白“说一个好话”,侯白被缠不过,乃说“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肉”云云。这是说书(或者是说故事)最早的记载。

概念

“话”即口头述说的故事,一称话本,犹言故事,敦煌写本已有《韩擒虎话本》,唐人有《一枝花话》,五代以降,又有“古话”,即说唱古代历史故事;尚有“小话”,《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举凤皇渴睡小话”,犹言小故事也;又谓之“调话”。《青楼集》云:“时小童善调话,即世所谓小说者。”可见这一文学形式,由来已久。对说话有直接影响的应是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