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逊

东晋道教代表人物
许逊 (239年—374年),东晋人士,字敬之,出生于豫章郡南昌市南昌县益塘坡(今江西省南昌市麻丘镇),东晋著名道士、道教净明道”创始人。许逊信仰也被“闾山教”吸收融合,许逊被该教派视为“祖师”和“法主”。[6]另因许逊曾治水有功,其被江西等地民众尊为“乡土神、水神”。许逊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并称道教四大天师,亦有“许真君、许旌阳、闾山九郎”等别称。[5][2]
东吴赤乌二年(239年),许逊出生。许逊天资聪颖,少时好学慕道,精通经史,遍览“天文、地理、历律、阴阳五行和谶纬”,最好修仙之术。晋太康元年(280年),许逊任旌阳县令,政绩颇丰。晋永熙元年(290年),许逊预感晋室将乱便辞官东归,专心修道。修道期间,帮助江西等地民众治理洪水、祛除瘟疫,后于晋大兴四年(321年)开创净明道。据《净明忠孝全书》记载,晋宁康二年(374年),许逊全家四十二口连同鸡犬在豫章西山(今江西南昌西山)拔宅白日飞升。[5][1]
许逊著有《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灵剑子》《石函记》《玉匣记四部道教典籍,并结合儒家思想为后世留下八字训导:忠、孝、廉、慎、宽、裕、容、忍。这八条训导被后世称为“垂训八宝”,成为净明道“忠孝”教义的基础。[7]许逊所创“净明道”注重世俗实践,其所构建的信仰理念丰富了民间伦理体系。由于许逊的忠孝思想对封建时代的皇权统治起到了巩固和保护作用,这让他很受皇权重视,政和二年(1112年)宋徽宗追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 ,[8]元贞元年(1295年)元成宗加封许逊为“至道玄应神功妙济真君”。[9]

人物生平

少时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