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

德国古典哲学家
谢林(德语: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1775年1月27日-1854年8月20日)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之一。谢林最重要的哲学成就在于创立了“同一哲学”,其主要著作有《先验唯心论体系》《一种自然哲学的理念》等。[1]
1775年,谢林出生在德国符滕堡莱昂贝格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少年早慧,15 岁便获准破例进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神学和哲学,与年纪较长的黑格尔荷尔德林同窗。1798年任耶拿大学教授,讲授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1803年至1806年任维尔茨堡大学教授,1804年谢林发表了《哲学与宗教》,谢林的思想从此日益趋向宗教神秘主义。1820年至1826年任爱尔兰根大学教授,1841年任柏林大学教授,讲授神话哲学与启示哲学,并担任柏林科学院院士和普鲁士政府的枢密顾问,1854年死于赴瑞士的旅行途中。[2]
谢林一生著作颇丰,代表性作品有《自我作为哲学的本原》《一种自然哲学的理念》《先验唯心论体系》《哲学与宗教》《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世界时代》《神话哲学》《启示哲学》等。谢林的哲学思想经历了自然哲学、先验唯心主义、同一哲学、天启哲学四个发展阶段。在自然哲学阶段,谢林认为自然界是有生命、有精神、有目的的,有一种“宇宙精神”活动推动自然界发展。在先验唯心理论体系中,谢林提出主体逐渐使客体充满于自身的过程,即主观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也就是主体认识自身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理论阶段到实践阶段再到艺术阶段的完整发展脉络,是一个从理智直观到艺术直观的过程。谢林的同一哲学由自然哲学与先验唯心主义组合而成,主要说明主体与客体统一于绝对之中,这种同一是抽象的同一。天启哲学概念在谢林晚年提出,相比于其之前的哲学体系,天启哲学更加走向神秘主义,鼓吹神话宗教与天启宗教的重要意义。[1]
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谢林是第一个建立起以理智直觉为特征的非理性主义认识论哲学体系的哲学家,直接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的非理性主义先河。[3]在谢林的影响下,一批重要的哲学家成长起来,如坚持谢林前期哲学的雅克布·瓦格纳、哲学史专家阿斯特、《启示哲学》的作者勃拉斯等,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也受到了谢林哲学的直接影响。[4]海德格尔评价谢林为德国唯心主义的顶峰,“相较于黑格尔,谢林在哲学上要敢于更为深远的前行,虽然说他在概念上并不像黑格尔那样有秩序。”[5]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