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喙啄木鸟(学名:Campephilus principalis)是一种极危的啄木鸟,仅分布于美国和古巴的极少区域。它的体长约48-53厘米,翼展约84厘米,头大但颈较长,嘴强硬而直,呈凿形,舌长而能伸缩,先端列生短钩。它可以在树上凿孔钩虫,被称为“森林医生”,主要吃隐藏在树干内部蛀食的天牛、透翅蛾、吉丁虫等害虫。该物种是一种极危的啄木鸟,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美国鸟类协会认为该物种“明确或可能已灭绝”。最后一次被广泛接受的美国象牙喙啄木鸟的目击是在1944年,古巴象牙喙啄木鸟的最后一次被广泛接受的目击是在1987年。自那时以来,有关该物种的目击报告和其他证据一直在持续。21世纪以来,有关该物种的目击报告和音频、视觉记录的分析已经发表在同行评审的科学期刊上,作为该物种仍然存在的证据。在目击报告和其他证据表明该物种可能存在的地区,已经启动了各种土地购买和栖息地恢复工作,以保护任何幸存的个体。2021年9月,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提议将该物种宣布为灭绝,2022年9月前将做出最终决定。 物种简史
象牙喙啄木鸟曾经广布在美国东南部的原始森林中,它们生活在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至圣路易斯北部。从成熟的森林到古巴的大部分地区也都有分布。这个物种过去的一百年的历史,将美国鸟类与陆地沼泽森林和古巴鸟类联系起来,成为高地松树的特别物种。事实上,象牙喙啄木鸟在整个分布范围内与广袤的原始森林,空旷的荒野,以及作为其主要食物的大甲虫的幼虫的存在有密切的关联。它们的生存的具体森林类型可能是人类对大自然行为的真实写照。 人类对这个森林之王的关注以及人类对其领域的破坏,导致了它作为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之一的现状,或者已经灭绝。尽管一些未经证实的报道持续不断,但有些报道却令人感到耸人听闻,但并没有确定的证据,科学界对美国近 年发生的物种没有确凿的记录。古巴的数量似乎没什么好转的,象牙喙啄木鸟的栖息地被摧毁了。詹姆斯·坦纳(James Tanner)于1938年拍摄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东北部象牙喙啄木鸟的最后一张照片;约翰·丹尼斯于1948年4月在古巴拍摄了该物种的最后一张照片;1992年,J. McNeeley发出了最后一次见到象牙喙啄木鸟的报道(没有照片或录音记录)。 2004年2月11日,观鸟者吉恩·斯帕林乘坐独木舟旅行,在美国阿肯色州东部的怀特河沿岸看到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鸟类。斯帕林记录下了这种大鸟的外貌特征,回去一查对,发现竟然是已经销声匿迹60年的象牙喙啄木鸟。消息公布后,引起了生物学界的普遍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