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小头蛇(拉丁学名:Oligodon formosanus,[3]英文名:Taiwan Kukri Snake[2]),别名花秤杆蛇、[5]台湾秤杆蛇,[6]是游蛇科小头蛇属动物。[4]属于中小型无毒蛇。[10] 台湾小头蛇全长一般436-942mm,头背面具有略似“灭”字斑纹;背面棕黄色,具有一系列距离相等的黑褐色波浪横纹,每一横纹宽约一片鳞;有时在背中央有红棕色纵纹二条,但在其中又间夹着淡红棕色纵纹一条;腹面褐白色,有时腹面后部呈现粉红色,腹鳞两旁杂有多数褐色 细斑。吻鳞宽过于高,由头背可以看到一部分;鼻间鳞倾斜,宽远超于长;前额鳞比鼻间鳞大;额鳞长度稍短或等于顶鳞。[6] 台湾小头蛇生活在平原,山区耕地、宅地、路边、水库、森林、灌丛,海滩。[2]其世界分布于中国、越南。[6]中国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福建、中国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2]台湾小头蛇夜间活动,地栖,以爬行动物的卵、蛙为食。[10][6]其繁殖方式为卵生。[2] 台湾小头蛇于2000年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2022年其IUCN濒危等级为LC。[2]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