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夫

抗日英雄
车夫,原名车永年,化名王兴文、卞元,河北省怀来县沙城镇三街人。1911年出生,1938年6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宣涿怀联合县县委组织部部长、涞水县县委副书记、怀涿联合县县委书记、龙关县县委书记冀热察军区民运部长等职。1948年4月,因患急性胆炎,医治无效,不幸逝世,时年37岁。[1]

人物简介

车夫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学习刻苦,并考入宣化师范。1938年6 月毕业后,到宣涿怀抗日根据地参加了革命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任县委组织部长兼县大队政委。1938年5月董九吉趁我军宋(时轮)邓(华)支队东征冀东,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矾山事件”,致使宣涿怀地区血雨腥风,阴云密布。为了打开局面,县委派车夫同志深入桑园一带发动群众,发展党组织,策动袁德文武装起义,1940年6月20日深夜,袁史起义成功。
车夫虽是个文人,但无论在艰苦的环境中,还是在激烈的战斗中,他都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尤其是县长佟旭中野牺牲后,他带领县大队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斗争,极大的鼓舞了部队的士气。车夫同志在生活上关心别人,在政治上关怀同志,经常教战士门学文化、学理论、给他们讲革命道理,培养他们加入党组织。他对待同志一视同仁,怄气是对起义战士毫不歧视,满腔热情地帮助教育,使起义人员深为感动。
车夫同志顾全大局,为革命在所不惜,敌人在抓不到他的时候,开始迫害他的家人,威逼他的父亲,对老人严刑拷打,百般折磨,组织打算营救他。车夫考虑到一是组织营救困难;二是怕暴露身份,给党的事业造成大的损失,因而未同意。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反动全面内战大举竟工解放区时,平北地区党政军决定实行有计划的战略撤退,由于情况紧急,为了不影响组织安全转移,车夫毅然把只有3个月的小儿子委托给当地的老乡收养,后来收养的老乡不知去向,直到他去世,也未找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