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一种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导致的溶血性贫血。[2]HS的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隐性遗传及新的基因突变等,其中75%的病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1/4的HS没有明确的家族史,可能与基因新突变有关。[4] HS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携带者、轻型、中型和重型四种类型。[4]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球形红细胞胞膜的内在缺陷,导致球形红细胞易在脾内滞留、破坏。该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和脾大,多于幼年时即出现,病情缓慢,但急性发作时,可出现溶血危象。进行脾切除术后,黄疸和贫血症状多在短期内消失,贫血症状可获得完全、持久的纠正,但血液中的球形红细胞仍然存在。由于幼儿期进行脾切除后易发生感染,4岁以下的儿童一般不宜施行脾切除手术。[7] 该病是中国和北欧人在遗传性膜缺陷病中最常见的,北欧人群发病率为1/3000~1/2000。[4]该病常见的并发症有胆囊结石(50%)等症。该病预后良好,少数死于溶血危象或脾切除后并发症。[2] 病因
HS是由于调控红细胞膜蛋白的基因突变,造成膜骨架蛋白(膜收缩蛋白、锚蛋白)单独或联合缺陷所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