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元起

邓元起
邓元起(458年-505年),字仲居,南郡当阳人。
少年时即[]力过人。个性豪爽,好赈施。早年被聘为议曹从事史,转任奉朝请。仕齐,为武宁(今荆门北)太守。中兴元年(501年),随萧衍攻占夏口,萧衍对刘季连不放心,以邓元起为新除益州(治所设在四川成都)刺史,接替刘季连。次年萧衍称帝,封当阳县侯。萧衍下诏,命邓元起担任都督征讨诸军事,增援汉中陕西省汉中市);此时晋寿(四川省广元市西南)陷落。邓元起回京(首都建康)。有一天,西昌萧渊藻要求邓元起留下良马,邓元起说:“年轻人,要马干什么?”萧渊藻借酒醉,斩邓元起。邓元起部下愤怒,包围成都城放声大哭。萧衍贬降萧渊藻为冠军将军。追赠邓元起“征西将军”,谥号忠侯。

简介

邓元起(458—505),字仲居,南郡当阳人也。少有胆干,膂力过人。性任侠,好赈施,乡里年少多附之。起家州辟议曹从事史,转奉朝请。雍州刺史萧缅板为槐里令。迁弘农太守、平西军事。时西阳马荣率众缘江寇抄,商旅断绝,刺史萧遥欣使元起率众讨平之。迁武宁太守。
永元末,魏军逼义阳,元起自郡援焉。蛮帅田孔明附于魏,自号郢州刺史,寇掠三关,规袭夏口,元起率锐卒攻之,旬月之间,频陷六城,斩获万计,余党悉皆散走。仍戍三关。郢州刺史张冲河北军事,元起累与冲书,求旋军。冲报书曰:“足下在彼,吾在此,表里之势,所谓金城汤池;一旦舍去,则荆棘生焉。”乃表元起为平南中兵参军事。自是每战必捷,勇冠当时,敢死之士乐为用命者万有余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