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菊科菊属植物
野菊花(学名:Chrysanthemum indicum L.)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花头状花序的外形与菊花相似,呈类球形,直径0.3~1cm,棕黄色。[1]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舌状花一轮,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体轻。性苦、味辛,微寒。野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等野生地带。以色黄无梗、完整、苦辛、花未全开者为佳。
野菊花花朵不大只有1-3公分左右,是一种绿化观赏类花卉品种。性微寒,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能治疗[dīng][yōng]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0.25-1米,有地下长或短匍匐茎。茎直立或铺散,分枝或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茎枝被稀疏的毛,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稍多或较多。基生叶和下部叶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7(10)厘米,宽2-4(7)厘米,羽状半裂、浅裂或分裂不明显而边缘有浅锯齿。基部截形或稍心形或宽楔形,叶柄长1-2厘米,柄基无耳或有分裂的叶耳。两面同色或几同色,淡绿色,或干后两面成橄榄色,有稀疏的短柔毛,或下面的毛稍多。头状花序直径1.5-2.5厘米,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圆锥花序或少数在茎顶排成伞房花序。总苞片约5层,外层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3毫米,中层卵形,内层长椭圆形,长11毫米。全部苞片边缘白色或褐色宽膜质,顶端钝或圆。舌状花黄色,舌片长10-13毫米,顶端全缘或2-3齿。瘦果长1.5-1.8毫米。花期6-11月。[2]

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