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石砂岩

长石碎屑含量大于25%的砂岩
长石砂岩(arkose)一般为红色或粉红色,有时因长石风化而呈灰白色,主要由石英钾长石碎屑组成,长石碎屑含量大于25%。粒度较粗,分选中等,圆度较差。胶结物常为泥质、钙质,有时有铁质。[1]
长石砂岩的产出状况有两种,一种呈稳定的层覆盖于花岗岩质岩石(花岗岩、片麻岩)之上,一般称为基底式长石砂岩,它是在海进过程中花岗岩质岩石的风化产物原地堆积而成,外貌酷似花岗岩,有时与基底岩石呈过渡关系。另外一种是产于强烈侵蚀、迅速堆积的山间坳陷或边缘坳陷地带,多为大陆(河流、湖泊)沉积,海成者较少。[1]

简介

长石砂岩(arkose)是一种长石碎屑含量大于25%的砂岩(其中石英含量<75%,可含较多的云母和重矿物),它包括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长石的种类多为酸性斜长石和钾长石。一般为粗砂状结构,肉红色至灰色,分选性和磨圆度变化较大,由很好至极差。常含较多的杂基,胶结物多为碳酸盐质、硅质、铁质。当砂粒中含较多量的石英碎屑(石英大于75%)时,即过渡为长石石英砂岩(feldspathicquartzsandstone),或称次长石砂岩(subarkose)。当岩石中含大量杂基时,则属长石杂砂岩(feldspathicgraywacke)。长石砂岩多由长英质母岩,如花岗岩片麻岩经机械风化,短距离搬运,在山前或山间盆地堆积而成。

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