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九月,即按照中国阴历(也称“农历”)的计算方法,指在某年中出现两个九月的意思。闰九月在九月之后,又叫“后九月”。[1][2][3][4]
闰九月的出现源于中国阴历与阳历的天数协调,因中国阴历采用“阴阳合历纪年法[5]”,阳历的一年比阴历的一年要多出约11天。为调节这种时间“错位”,便用增加“闰月”的办法——“19年7闰”法,人为地约每3年增加1个闰月。[1][2][3][4]闰九月很稀少,由于“闰九月”,农历甲午马年这一年就有了384天。[4]
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仅有1832年和21世纪的2014年有闰九月,下一个闰九月会在2109年出现。[1][4]
产生背景
闰月,是一种古代历法,中国古六历中用3年闰1个月,5年闰2个月,19年闰7个月的闰月法,每逢闰年所加的月便称为“闰月”。闰月放在一年的年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