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年

历法中的闰年,阳历有闰日阴历有闰月的年份
闰年是指阳历(即公历)中有闰日(2月有29天)的年份,或阴历中有闰月(一年有13个月)的年份。[1]
中国最早置闰的时期可追溯到殷周时代,当时的闰月一般放在年末,叫做“十三月”。春秋时,一年再闰的状况就没有再发生了。汉初沿用秦制,把十月作为一年的开头,把九月作为一年的结束,所以汉初置闰,是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2]

概念解释

定义

阳历中有闰日,或阴历中有闰月的年份即为闰年。阳历闰年有366天,比平年多一天,这一天为2月29日,阴历的闰年有13个月,比平年多一个月,而闰哪一个月需要结合二十四节气确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