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一世

波斯萨非帝国皇帝
阿巴斯一世(1571年1月27日-1629年1月19日),又称阿巴斯大帝,[1]是波斯萨非王朝的第五位沙阿,于1587年10月16日至1629年1月19日在位。阿巴斯早年担任王子,镇守赫拉特。1587年,在土克曼大贵族的支持下,阿巴斯一世登基为帝。他特别重视巩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力量,先与奥斯曼帝国布哈拉汗国停战,然后集中精力平定内部动乱。 阿巴斯一世在位期间,推行著名的阿巴斯一世改革,初步完成了军事的“现代化”。1597年,他从布哈拉汗国手中夺回了呼罗珊;从1603年开始,三次对奥斯曼帝国作战,获得了对整个外高加索的统治权。1602年和1622年,阿巴斯一世接连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回了巴林霍尔木兹。到1623年,他已统治着一个西至底格里斯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帝国。 1629年,阿巴斯一世病逝。他在伊斯兰发展史上与苏莱曼大帝和阿克巴大帝齐名,对伊朗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对大航海时代东西方交流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阿巴斯一世被尊称为阿巴斯大帝。

人物生平

早年继位

阿巴斯早年以王子身份出镇霍拉桑和赫拉特地 区。在波斯王族与土克曼将领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他成了各方面都能接受的绝佳人选。1587年,阿巴斯在土克曼大贵族库里汗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将昏庸的父王胡达班达送进了“太上皇”的冷宫中。18岁的阿巴斯,十分明白他的主要威胁,国内是变化无常的土克曼红帽军将领,国外是西面的世仇奥斯曼帝国和东面剽悍的乌兹别克人部落军。
阿巴斯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