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说书

西北地区曲艺形式
陕北说书是西北地区曲艺说书形式,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北部的延安榆林等区域。陕北说书的传统表演形式是艺人采用陕北方音,手持三弦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曲调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根据伴奏主乐器,陕北说书分为琵琶书和三弦书;根据表演形式、人数,分为坐场书和走场书;根据民间信仰仪式,分为庙会书和口愿书。[1][2]
陕北说书一开始是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传说故事,在融合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后,形成了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韩起祥等著名艺人的改造下,陕北说书发展成一人同时操用大三弦(或曲项琵琶)、梆子、耍板、“麻喳喳”的击节木片和小锣(或[])五种乐器进行伴奏的曲艺说书形式。[2]1966年前后,受社会环境影响,陕北说书走向衰弱。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张俊功等人影响下,伴奏乐器增加了笛子二胡、小锣、板胡等,陕北说书的表演形式由“坐场书”转为“走场书”,非盲人也加入说书人队伍。[3][1][2]
2000年后,多元的娱乐方式使陕北说书的传承受到影响,面临曲调消失、无人继承等问题。2006年5月,陕北说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公布陕北说书代表性传承人有解明生、韩应莲[1][2][3]延安曲艺馆连续举办民间艺人培训班和展演活动,使得一批优秀新曲目登上舞台。[4]同时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甘泉县桥镇张俊功说书纪念馆、延安鲁艺文化园区韩起祥馆、延安新区陕北说书馆已相继建成开放。[4]

名称来源

过去民间一直把陕北说书艺人叫书匠、瞎子,把这一说唱形式称为说书。在陕北官方史料中目前发现最早记载陕北说书的,当地称为“说传奇”。新中国成立前,文人、作家称书匠为盲艺人,民间称陕北说书为“说书”“说古今”等。1949年后,延安文艺工作者在介绍陕北民间艺术时,为了区别与其他地方的民间艺术,冠以“陕北”二字,如“陕北说书”“陕北民歌”“陕北道情”等。久而久之,这个名称固定下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