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浆腺,又称顶浆汗腺[1],是一种汗腺类型,通常被称为大汗腺。
形态特征
顶浆腺的腺细胞呈现立方形或矮柱状[2],细胞核呈圆形,细胞质易于被伊红染色,其中含有多种分泌颗粒和溶酶体。这些腺细胞与基膜之间的区域还有肌上皮细胞的存在。顶浆腺的导管相对细长且笔直,同样由两层上皮细胞构成,最终开口于毛囊上端。顶浆腺分泌的液体较为粘稠,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等成分,经过细菌分解后会产生特殊的气味。在性成熟之前,顶浆腺处于静止状态,而在青春期之后,受到性激素的影响,其分泌活动变得活跃。然而,顶浆腺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 分布范围
顶浆腺主要分布在腋下、阴部以及乳晕等特定部位的皮肤中。它们的分泌部分位于真皮或皮下层,而排泄管则开口于毛囊。顶浆腺的功能在青春期开始显现,产生的分泌物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汗腺更为粘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