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租车

香港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
香港出租车,即香港的士,是由英语“Taxi”音译而来。香港的士有红、绿、蓝三种颜色之分,不同颜色的的士行驶的区域和价格有所不同。[1]
香港打车需要前往规定的“的士站”排队打车,部分停车禁区亦设有一些出租车专用的上落客位置。乘客上车后说明目的地,司机驾驶前往将乘客送到指定地点。车费根据车程及等候时间而定,而存放行李、电话召唤出租车及使用收费道路等则需缴付附加费用。[1]
香港的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1947年香港已登记及领牌出租车数目为329辆,此后香港的士的数量一直持续增长,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政府收紧发牌,据2006年3月资料,香港共有18,138辆出租车,包括15,250辆市区出租车、2,838辆新界出租车和50辆大屿山出租车。[2]

出租车历史

早于1920年代,香港岛已有出租车行驶,并于1926年引入九龙。当时出租车只有3至4个座位,收费方式分为按时间和距离议价及按计程器(咪表)收费两种。1941年日据时期前,出租车通常在各渡轮码头及各大酒店门口等待,如需在其他地方乘搭出租车,则须先电召出租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