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底隧道,又名红磡[kàn]海底隧道(简称红隧或旧隧),是香港第一条过海行车隧道,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四线行车隧道之一。海底隧道南端出入口所在地位于奇力岛,北端出入口所在地位于红磡以西。[1]
香港海底隧道于1969年开始动工,并在1972年8月建成通车,工程总费用2.56亿港元,总成本3.55亿港元。香港海底隧道全长2500米,海底部分1800米,隧道顶部距水面12米,采用沉箱方式建成,实用空间宽6.7米,高4.9米,可供双线行车。[2]
香港海底隧道是香港第一条贯通维多利亚港两岸的隧道 ,连接九龙半岛和香港岛,亦是第一个使用“建造、营运及移交”模式落实的运输工程项目。[3][2]2023年7月23日(星期日)上午5时起,红磡海底隧道实施“易通行”。2023年8月,“633”固定收费方案正式实施,即私家车通过红磡海底隧道收费为30港元,出租车统一收费25港元。[4] 隧道规模
隧道全长1.86公里,跨越维多利亚港,将九龙半岛和香港岛两岸独立的道路网络连接起来。海底隧道南端出入口位于奇力岛(又称灯笼洲),但因工程关系已经被移平,并与香港岛连接。北端出入口所在的土地位于红磡以西,亦是填海所得来的。收费广场位于红磡出口,设有14个收费亭。驾驶人士亦可使用快易通自动收费系统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