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
马勒(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本名为古斯塔夫·马勒(外文名:Gustav Mahler),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是浪漫主义晚期代表作曲家之一[1],也是德奥“传统派”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之一[2],作为一名作曲家,他充当了19世纪奥德传统与20世纪初现代主义之间的桥梁。马勒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浪漫主义晚期音乐的杰出代表[3]。毕业于维也纳音乐学院,主要的创作领域是交响曲和艺术歌曲[4]
马勒是在德奥音乐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作曲家[5],是处于古典音乐激烈变革时代的音乐巨匠[1],他的交响曲是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必修课”[6]。1878年从维也纳音乐学院毕业后,他担任了歌剧中重要的指挥职务。1897年,他被任命为维也纳宫廷歌剧院( Hofoper )的总监。马勒一生创作了10部交响曲(第十交响曲未完成,其中有6部加入了人声[7])和56首艺术歌曲[8][7],他的艺术歌曲达到了继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之后的又一高峰[8]。马勒的成功开始于1885在莱比锡指挥的门德尔松清唱剧《圣·保罗》[9],他的代表作品有《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9]
马勒在世时被公认为卓越的指挥家,在指挥艺术史上享有极其重要的地位。[9]马勒曾用七首唐诗的德文版为歌词创作了《大地之歌[3][1],这是马勒用交响曲形式为中国唐诗谱曲的典范代表,是东西方艺术的一次融合,这也拉近了马勒与中国观众的距离,也是西洋音乐史上绝无仅有的绝唱[7]

人物生平

学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