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又名石胡荽、鹅不食草、小叶铜钱草、满天星等,是伞形科天胡荽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天胡荽属约75种,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不丹、尼泊尔、印度、东南亚以及热带非洲。中国约有18种,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西南各省、区。[2]生于湿润的草地、田埂、河沟边及林下,海拔100~3000米。[3][4] 天胡荽有气味。茎细长而匍匐,平铺地上成片,节上生根。叶片膜质至草质,圆形或肾圆形,长0.5-1.5厘米,基部心形。伞形花序与叶对生,单生于节上,有花5~18枚,花瓣卵形,绿白色,具腺点。果实略呈心形,两侧扁压,中棱在果熟时极为隆起,幼时表面草黄色,成熟时有紫色斑点。花果期4~9月。[3][4] 天胡荽为天胡荽属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全草入药,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可治黄疸、胆石症、咳嗽、目翳[yì]、湿疹等症。其形态美、易于繁殖与管理,适合用作地被植物、湿地绿化或盆栽观赏。此外,天胡荽营养价值较高,还可作食用。[3][5][6][7] 研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