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鲷

体侧有淡青色纵带的杂食性鱼类
[diāo]学名:Rhabdosargus sarba)是鲷科、平鲷属鱼类,又称黄锡鲷、枋头、炎头鱼、元头[]、胖头、香头、平头。它的体形高而侧扁,呈椭圆形,背缘隆起,腹缘圆钝。头部较大,前端尖。口位于头部的末端,上下颌约等长,上颌前端具有2~3对圆锥齿,两侧具有4列臼齿,下颌前端具有2~3对圆锥齿,两侧具有3列臼齿;锄骨、腭骨及舌面都没有齿。它的体被薄栉鳞,背鳍和臀鳍基部都有鳞鞘,基底被鳞;侧线完整,侧线到硬棘背鳍基底之间有6.5~7.5列鳞。背鳍单一,硬棘部和软条部之间没有明显的缺刻,硬棘强壮,第Ⅳ或Ⅴ棘最长;臀鳍较小,与背鳍鳍条部形状相似,第II棘较强壮,软条数为11;胸鳍中等长度,长于腹鳍;尾鳍呈叉形。它的体呈银灰色,腹面颜色较淡,体侧有许多淡青色纵带,其数目和鳞列相当。腹鳍和臀鳍颜色略黄;尾鳍上下叶末端尖,大部分为深灰色,仅下缘为鲜黄色。平鲷是热带亚热带浅海底层鱼类,生活习性与黄鳍鲷基本相同。它通常分散栖息于水深50米以内的浅海处,移动范围不大。平鲷是杂食性鱼类,以双壳类、虾、蟹、虾蛄藤壶和海藻等为食,对饵料没有特定偏好,凡是新鲜的饵料都会摄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它可以摄食配合饵料。平鲷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西起东非、红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大利亚。它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南部、西部和澎湖海域。

形态特征

背鳍Ⅺ-13;臀鳍Ⅱ-10~11;胸鳍15;腹鳍Ⅰ-5;尾鳍17。侧线鳞。鳃耙5~6+8~9。
体长为体高2.2~2.3倍,为头长3.0~34倍。头长为吻长2.7~3.4倍,为眼径3.8~4.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3倍。
体近椭圆形,侧扁。背缘深弧形,较窄;腹面圆钝,近于平直。头大,背面隆起高。物钝,近于垂直。左右额骨不愈合,多孔。眼中大,上侧位,距鳃盖后上角较距吻端为近。鼻孔2个,紧靠眼前缘;后鼻孔裂缝状。口小,前位。上领前端有门牙6枚,两侧各有臼齿5行;下领前端亦有门牙6枚,两侧各有日齿3行;犁骨腭骨和舌上无牙。前鳃盖骨后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扁平棘。鳃盖条6条。鳃耙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