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噪鸦

中国青海、四川等地的特有种
黑头噪鸦(学名:Perisoreus internigrans),又称四川噪鸦,是鸦科噪鸦属的鸟类,体形似乌鸦但较小。体羽呈黑及灰褐色,通体无鲜亮色调。尾甚短。与北噪鸦的区别在体羽全灰,嘴钝短,两翼、腰及尾少棕色。虹膜褐色;嘴黄橄榄色至角质色;脚黑色。栖于亚高山针叶林从海拔3050~4300米处。多单个或成对活动,杂食性鸟类,分布于中国中西部。不常见,为青海东南部、甘肃西部、四川北部及西藏东部的特有种。是Perisoreus属的三个成员之一,其他两个成员分别是西伯利亚噪鸦(P. infaustus)和加拿大噪鸦(P. canadensis)。这些鸟类都会储存食物,并在针叶林中的永久领地上生活一整年。[1][2][3]

形态特征

黑头噪鸦身长约30厘米。雄性成鸟:额、头顶、头侧、颈侧、眼先、耳羽及鼻须概黑色;新采标本嘴色向后至上颈色较暗呈不甚明显的半环状斑;肩、背、腰及尾上覆羽黑褐色沾蓝或乌灰色沾褐、最长的尾上覆羽沾棕褐,翅羽黑褐色,羽轴辉黑(江达采得一雄鸟一侧初级覆羽第1枚纯白色,另一侧具白色缘;青海斑玛采得一雄鸟,初级覆羽一侧有1枚为白色,另一侧有2枚为白色)。尾羽黑褐色,中央尾羽具隐斑,外侧尾羽隐斑不著且愈向外侧隐斑愈少。颏、喉黑色或暗烟灰色;胸、腹、胁辉黑褐色(狐化标本乌灰色沾褐);尾下覆羽浅灰沾淡黄。覆腿羽黑色;腋羽烟灰色。[3]
雌性成鸟:羽色似雄鸟,但颏、喉色较浅淡,尾下覆羽灰色。
虹膜暗褐;嘴角褐,先端和下嘴底部亮乳白色;跗[zhí]和趾黑褐或角褐色,爪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