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血斑大眼鲷[diāo],俗名红目鲢,为辐鳍鱼纲鲈形目的其中一个种。体略高,侧扁,呈长卵圆形。眼特大,瞳孔正位于体中线上。吻短。口裂大,近乎垂直;下颌突出,颌骨、锄骨和腭骨均具齿。前鳃骨后缘及下缘具锯齿并具有一枚后向之强棘。 形态特征
本鱼体略高,侧扁,呈长卵圆形。眼特大,瞳孔正位于体中线上。吻短。口裂大,近乎垂直;下颌突出,颌骨、锄骨和腭骨均具齿。前鳃骨后缘及下缘具锯齿并具有一枚后向之强棘。头及体部皆被有粗糙坚实不易脱落之栉鳞,唯前鳃盖后部不具鳞。体呈红褐色,背部颜色较暗,在背鳍鳍条部、胸鳍及尾鳍上密布黑色小斑点。侧线完全,侧线鳞孔数63至81枚。背鳍单一,具硬棘10棘,软条11至13枚;臀鳍与背鳍几相对,具硬棘3枚,软条13至14枚;背鳍及臀鳍后端圆形;胸鳍短小;腹鳍中长,短于头长;在胸鳍上方有一弓状弯曲。尾鳍略突,接近截形,上下叶较突出。尾鳍末缘颜色较深。体长可达30公分。 分布范围
灰鳍异大眼鲷分布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海域,包括西大西洋、加勒比海各岛屿至阿根廷海岸;东大西洋马德拉群岛至圣赫勒拿岛;印度太平洋区,从东非至下加利福尼亚、加拉巴哥群岛等皆有其踪迹。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海、南海以及台湾的南部、北部及小琉球等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