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树,又名金丸、芦枝,属于蔷薇科苹果亚科枇杷属常绿小乔木,是一种被子植物。[1]枇杷树成年树的枝干,灰棕色或灰褐色,多数光滑,[2]其叶革质,披针形、叶面褶皱,叶下面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基部楔形,先端渐尖,叶缘有疏锯齿;叶柄短或几无柄;圆锥花序顶生,具多花;苞片钻形,萼筒浅杯状,花瓣白色、长圆形或卵形;果实卵状或近似球状,橙色或黄色;种子球形或扁球形,褐色;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5~6月。[3]
明朝人杨基在《天平山中》诗曰:“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描绘了枇杷成熟的季节,枇杷因在夏季成熟早被称为“入夏第一果”。其果味甘酸,果肉多汁,在我国南方广为栽种,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水果。“枇杷”之名来源于“琵琶”,是因枇杷的叶形似中国古典乐器琵琶,故名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