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仙人洞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城仙人洞遗址是位于中国辽宁省海城市孤山镇孤山村东青云山脚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40000年至20000年。该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遗址中已经发现了近20000件石制品,包括大量的石核、石片和废片。这些石器主要是用石英制作的各种中小型刮削器、尖状器、钻具和雕刻器。此外,还发现了穿孔兽牙和贝壳等装饰品。在海城仙人洞遗址的地下文化层中,还发现了晚期智人的牙齿化石。此外,还发现了27种哺乳动物的化石,以及鱼类、鸟类和蚌类等其他动物化石。厚厚的灰烬层和大量的烧土和烧骨是早期人类长期居住的证据。海城仙人洞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东北地区早期人类活动、地貌、气候变化以及各种动物的生存和消亡情况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该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环境

海城仙人洞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辽宁省海城市孤山镇孤山村东青云山脚,为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40000年至20000年。

建设特色

菁云山的山体[]前_旦纪白云质大理岩、云母片岩[biàn]质岩和侏罗纪花岗岩闪长岩等多种岩石构成,仙人洞即位于菁云山柳下。洞穴保存芫好,洞口方向为南偏西,宽5.8米,高6.5米,纵深22米,整个洞内面[láng]约120平方米。洞顶高低起伏,有两个窟窗,最高处距洞内堆水物地表面48米,洞外是宽阔的河谷,为古人类活动提供场所。菁云山对面是沿海城河南北分布的广阔盆地,盆地中央是直立的山丘,周固群山植被茂盛,是原始人狩猎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