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华(拉丁学名:Lycoris × albiflora,[2]英文名:Mandarava[1]),别名乳白石蒜、白花石蒜。[2]俗称白色彼岸花。[1]其野生资源较为稀少。在野外生境中位于草本层,喜荫庇潮湿的地方,多生长于山野或河道旁。[7]其世界分布于日本。[8]中国分布于江苏省,其次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区也有少量野生资源。[7] 曼陀罗华是鳞茎卵球形,直径约4厘米。春季出叶,叶带状,长约35厘米,宽约1.5厘米,绿色,顶端钝圆,中间淡色带不明显。 花茎高约60厘米;总苞片2枚,倒披针形,长约3.5厘米,宽约1.2厘米;伞形花序有花6-8朵;花蕾桃红色,开放时奶黄色,渐变为乳白色;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约6厘米,宽约1.2厘米,腹面散生少数粉红色条纹,背面具红色中肋,中度反卷和皱缩,花被筒长约2厘米;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伸出,花丝上端淡红色;雌蕊略比花被长,柱头玫瑰红色。[9]其花期为8-9月。[8] 曼陀罗华鳞茎内含有大量石蒜碱具有一定的毒性,将其提取可制作成生物农药。而其鳞茎内含有的大量定分,可用于生产酒精和造纸。[7]曼陀罗华不仅可以作为观赏植物,同时在城市绿化 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7]曼陀罗华中的石蒜碱,小剂量有祛痰作用,能促进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痰液化,尚有一定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的作用,[10]可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10] 形态特征
曼陀罗华是鳞茎卵球形,直径约4厘米。春季出叶,叶带状,长约35厘米,宽约1.5厘米,绿色,顶端钝圆,中间淡色带不明显。[9]花型中等,花色奇特,花蕾桃红色,开放时奶黄色,渐变为乳白色,实心花茎单一直立,顶生伞状花序,有小花6-8朵;花葶长约60cm;具有膜质总苞片2枚,倒披针形,长约3.5cm,宽1.2cm;花被漏斗状,基部合生成筒状,头部分裂,背面具有红色中肋,花被裂片呈倒披针形,边缘中度皱缩反卷长约6cm,宽约1.2cm,花被筒长约2cm;雄蕊6枚,近等于花被或稍长于花被,略伸出花被外,雌蕊略长于花被,花丝丝状,花丝间有6枚极微小的齿状鳞片,花药丁字形着生,花丝顶端淡红色;雌蕊一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顶端呈玫瑰红色,子房下位,有3室,每室有胚珠少数,蒴果常具三棱,室背开裂,种子黑色,近球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