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电视制式

彩色电视制式
彩色电视制式(colour television system),主要指彩色电视信号编码与解码的方式。彩色图像经摄像后产生三基色信号 ER、EG、EB,分别反映了原图像红、绿、蓝三基色分量信息。在发送端,将这三个信号(包含了发送图像全部色度和亮度信息)组成彩色全电视信号的过程即为编码。在接收端,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恢复原图像三基色的过程即为解码。按使用的目的不同,彩色电视制式可分为兼容制和非兼容制两大类,目前世界上的彩色电视广播都采用兼容制。

技术介绍

彩色电视制式(colour television system)
彩色电视对三基色信号或由其组成的亮度和色差信号的处理方式。彩色电视系统对三基色信号的不同处理方式,构成了不同的彩色电视制式。广播彩色电视制式要求和黑白电视兼容。为此,彩色电视根据相加混色法中一定比例的三基色光能混合成包括白光在内的各种色光的原理,同时为了兼容和压缩传输频带,一般将红 ( R ),绿(G),蓝( B )三个基色信号组成亮度信号(Y′)和蓝、红两个色差信号(B-Y)′、(R-Y ) ′,其中亮度信号可用来传送黑白图像,色差信号和亮度信号相组合可还原出红、绿、蓝三个基色信号。因此,兼容制彩色电视除传送相同于黑白电视的亮度信号和伴音信号外,还在同一视频频带内时传送色度信号。色度信号是同两个色差信号对视频频带高频端的色副载进行调制而成的。为防止色差信号的调制过载,将(B-Y)′、(R-Y)′进行压缩,用U 、V表示。世界上主要有三种彩色电视制式。NTSC制是美国日本等国家采用的彩色电视制式,其特点是解码线路简单、成本低。PAL 制是 1963 年联邦德国为降低NTSC 制的相位敏感性而发展的一种制式,于 1967 年正式广播,中国采用的就是此种彩色电视制式。其特点是对相位偏差不敏感,并在传输中受多径接收而出现重影彩色的影响较小。SECAM制也是为了改善 NTSC 制的相位敏感性而发展的彩色电视制式,为法国俄罗斯等国家采用。
其特点是受传输中的多径接收的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