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道

唐代的地方监察区名称
江南道是唐朝时期的一个地方监察区,治所位于苏州。[1]初设时辖境包括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及江苏、安徽、湖北长江以南、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北部。随着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江南道和节度使合并成为行政区,苏州也是唐代江南唯一的雄州。[2]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设立了江南道。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位于长江的南面。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江南道被分为了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其中,江南东道的采访处置使治理所在苏州,其管辖的区域大约包括今天江苏省的南部以及浙江福建两个省;而江南西道的采访处置使治理所在洪州,其辖境大致是今天湖南省洞庭湖和资水流域以东,以及江南东道以西的地区;至于沅江流域以西的部分,则被划分为黔中道。[3]
江南道在历史上地位重要,作用显著。是经济中心,文化繁荣之地,交通便利,还是军事要地和地方监察区,对唐朝各方面发展有积极影响。[2]

历史沿革

江南道是唐代的地方监察区名称,道治苏州(今苏州姑苏区),唐代前期下辖地区相当于今江苏南部、江西、浙江、湖南及安徽、湖北之大江以南、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北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