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

中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
东莞市,古称“宝安”[1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截至2020年,东莞市陆地面积为2460.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97平方千米。[2]截至2023年6月25日,东莞市下辖4个街道,28个镇。[3]截至2022年,东莞市常住人口1043.70万人。[6]
东莞市地处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市境96%属东江流域。东莞市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2]5000多年前,东莞东江沿岸岗地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创造了东江史前文化。[15]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分南海郡地立东官郡,置宝安县,此为东莞立县之始。[14]1988年1月,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管辖。[16]市政府驻地是东莞市鸿福路99号。[10]
东莞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珠江口东岸重要工商城市、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对外贸易港口城市。第二产业是东莞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同时东莞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正逐步优化。2022年,东莞市创造了中国0.9%的生产总值、1.4%的税收和3.3%的进出口贸易[17]东莞市以产业以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为主导产业,同时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17]东莞市推进外资外贸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主线,全面提升“东莞制造”品牌附加值和影响力。[18]2022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0.32亿元,[19]广东省排名第四。三次产业比例为0.3:58.2:4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6803元。[7]2023年,东莞全年进出口总值实现1.28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五位。[20]
东莞市交通发达,已成为沟通穗、港以及珠江两岸和深圳珠海两个特区的交通枢纽。[21]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拥有蚝岗贝丘遗址、南社村塘尾村明清古建筑群、可园、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等众多知名观光点[8]。此外,东莞市还保留着如千角灯、木鱼歌、麒麟舞、彩扎等非遗项目[22]。东莞市是粤剧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著名的“粤剧曲艺之乡”。[23]并于2020年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24][25]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