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一种社会科学
经济学(英文:Economics)是研究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团体如何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稀缺性资源使用的科学。简单来说,经济学是一门指导如何以理性的态度选择与分配资源的社会科学[8]经济学基于“一切资源都有稀缺性”的假设,并试图解决“社会和市场是如何分配稀缺资源”的问题。[9]人类经济学起源于中国古代早期经济思想以经世致用的价值观、平等观、生产关系观、贸易观和产业观等。[10]西方“经济学”一词源于古希腊οἰκονομία,意为家庭管理。[11][12]1615年,法国的蒙克列钦首次提出了“政治经济学”这个概念。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79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该用“经济学”来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去掉“政治”一词更加符合学科研究的对象和目标。1890年,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发表了《经济学原理》一书,将“经济学”一词取代了“政治经济学”,后来逐渐被广大经济学者所接受。[13]
经济学的对象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揭示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经济现象。[14]经济学的发展涉及到重农主义[15]重商主义[16]、古典政治经济学[17]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8]新古典主义[19]凯恩斯主义[20]芝加哥学派[6]奥地利学派[7]等。
经济学涉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21]包含对称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等分支学科。[4][5]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22][23]经济学领域重要学者有亚当·斯密(Adam Smith)[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3]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3]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包括戴维·卡德(David Card)[24]、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25]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26]等。

定义概述

西方语言中的“经济学”一词源于古希腊的οἰκονομία,意为家庭管理。[27]中文“经济学”一词最早见于隋朝王通文中子》:“皆有经济之道,谓经国济民。”1897年,贵州学政严修奏请开设经济特科,经济学成为显学。经济学注重的是研究经济行为者在一个经济体系下的行为,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互动。[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