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属

海洋软体动物、八腕目章鱼科下的一属
章鱼别名蛸属,是八腕目章鱼科下的一属,该属软体动物多被统称为章鱼。根据ITIS的记录,截至2023年,全世界章鱼属动物发现并命名了有115种。其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海洋生物,它们可以在全球各大洋的浅海和深海中找到,它们主要栖居在热带亚热带温带海洋中[1][5][2]。章鱼属动物的食性较杂,平时常用腕足爬行[6],且其腕足可以有力地握持物品[7]。章鱼属动物体内有三种色素,可以随着环境的颜色来改变自己的体色,这是其最重要的本体保护功能[7]
不同种章鱼属动物大小相差很大[7],最小的仅有5厘米,大的可达5.4米[4]。其体短,呈卵圆形,无鳍,生有八只腕足,每两个腕足之间还有一层膜连接,长度或长或短,腕足上的吸盘无柄[7]。该属动物存在自食现象[6],属下部分种类在缺少食物来源时,通常会自食腕足尖部,偶有自食整条腕甚至内脏[8]。其在繁育期间,具有独特的护卵行为。[7]
截至2018年,共有59种章鱼属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近危(NT)1种,即卡哈罗蛸(Octopus kaharoa),无危(LC)18种[9]。该属下部分动物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肉质鲜嫩,口感丰富,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2][10]。此外,一些章鱼属动物还被作为模式生物,在科研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用于行为学和医学研究[11][12]

命名与分类

1798年,法国动物学家居维叶(Cuvier)描述了章鱼属[13],其中,普通章鱼(即真蛸:Octopus vulgaris)是章鱼属中模式种[14]。章鱼属一直被认为是一个“catch all(包罗万象)”的属,但是随着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证实章鱼属并非单系,在属内发现一些单系群。属内有较大的分化,应该被分为几个不同的属。越来越多的新属从传统的章鱼属中分离出来[14][15]。根据ITIS的记录,截至2023年,全世界章鱼属动物发现并命名了115种,如普通章鱼、大西洋侏儒章鱼(Octopus joubini)、悉尼章鱼(Octopus tetricus)、日本侏儒章鱼(Octopus parvu)、双斑蛸Octopus bimaculatus)、长蛸Octopus variabilis)、短蛸Octopus ocellatus)、卵蛸Octopus ovulum)、环蛸Octopus faciaus)等[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