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中国历史朝代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1]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先后与辽国西夏、金鼎足而立。[1]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2]宋太祖宋太宗先后灭后蜀南唐北汉,统一中原;[2]宋真宗时,与辽签订”澶渊之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仁宗时与西夏议和,稳定边境;[3]神宗开展”熙宁变法“,后新政与旧制交替施行,[4][5]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次年,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并废黜帝号,北宋由此亡国。[6]
宋太祖灭北汉统一中原后,北宋的疆域东北以今天的海河河北霸州和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界。国土面积约280万平方公里。但是北宋与辽、西夏还有其他政权常有战事,所以疆域时有变化,北宋的疆域面积难以有一个固定的数字。[7]北宋人口数量也没有定论,《宋史·地理志》中记载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年人口将近5000万,[8]王曾瑜在《宋代人口浅论》一文中估算北宋人口最多时超过1亿。[9]
宋朝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采用分化事权方式,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同时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10][11]地方行政上分路、府州军监、县三个级别[12];赋税有官田、民田、城郭、丁口税和杂税五种,徭役分职役和杂役两类;[13]货币流通主要是铜,同时流通的还有铁、金银、交子等,[14]教育上官学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15]司法制度在援用唐制的同时在诉讼、审判上有相应的改变。[16][17]在与辽、西夏和金的外交关系有军事行动和议和交替出现,在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北宋发展繁荣,尤其是对外海路贸易发达,与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非洲等地都有贸易往来。[18]

国号与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