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卵磷脂

从大豆中提取的精华物质
大豆卵磷脂(Soybean Lecithin)是一种从大豆中提取的精华物质,为精制大豆油过程中的副产品,可以作为天然的乳化剂抗氧化剂[4][5][6]大豆卵磷脂在高温下为白色固体,溶于油脂、脂肪酸以及有机溶剂,部分溶于乙醇,极难溶于丙酮乙酸甲酯,不溶于水,在动、植物中分布很广,是生命细胞和所有活性细胞的组成成分,而且是胆碱和脂肪酸的同一个来源,也是构成神经组织和脑脊髓的主要成分,对人体活动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2][7][8][9]
大豆卵磷脂中含有卵磷脂、脑磷脂、心磷脂等,能够提高大脑活力和保护血管,人体可以通过摄入大豆卵磷脂来强化细胞功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以及中风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发生。[4][10]在进入老年阶段人体可以摄入大豆卵磷脂起到健脑作用。[11]

历史

1844年,法国人格拉西最早在蛋黄中发现了卵磷脂,并用希腊名为其命名为Lecithos,意为“蛋黄”。直到20世纪30年代,人们在黄豆中也发现了卵磷脂,并成功地将其提取出来了,将其通称为大豆卵磷脂。[12]
已知最早的大豆中卵磷脂存在的参考文献是由舒尔茨和斯泰格在瑞士苏黎世发表的, 在1889的一篇关于植物种子卵磷脂含量的文章中,报告说大豆含有少量卵磷脂, 根据其二磷酸镁的含量来测量出大豆卵磷脂的含量 .1894年,舒尔茨和法兰克福报告说,大豆含有1.64%的卵磷脂。1897年,日本的Hanai在第一份提到大豆卵磷脂的英文出版物中引用了Schulze和Steiger的话,指出“富含淀粉的种子通常比富含蛋白的种子含有更少的卵磷脂,因此大麦粒的卵磷脂含量不到大豆的一半。可能大豆和羽扇豆种子中卵毒性白蛋白的比例也高于南瓜和大麦。在法国,大豆先驱李和Grandvoinnet在1911-1912年指出,“大豆含有大量卵磷脂。[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