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

被人完全驯化的以桑叶为食料的昆虫
桑蚕(学名:Bombyx mori [2])中文名:家蚕,[1]蚕蛾,蚕蛾属类动物[4]。桑蚕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昆虫[8]蚕卵形状类似小米、芝麻粒,通常卵壳是无色透明的,也有黄白色,卵呈紫灰、灰褐等色。幼虫的外形形态是圆筒形的,体色青白或微红,共有13个体节,8对足,头部呈扁圆形,位于身体的最前方,两侧分布着复眼,后端背侧有一个突起的尾角。蚕蛹外观呈椭圆形,深褐色[9],腹部长有9个体节[10]。蚕的成虫期名字叫做蚕蛾,头部有一对梳子似的触角[5][11][12],有三对足、两对翅,除节间膜外全身遍布白色鳞片[9]
桑蚕起源野外桑树上食桑的野蚕,以桑叶为食[4]。大约为4100年前,中国野桑蚕被驯化为家蚕,成为目前唯一一种被完全驯化的昆虫。[13]主要分布在温带热带亚热带地区[5],属于变温动物,缺乏调节体温的能力[14]。蚕群内没有明显的组织与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15],蚕与蚕之间依靠气味、体液、肢体动作(接触)、声音、身体颜色变换等形式,传递(交流)信息,彼此沟通交流[16]。中国桑蚕产业主要在广西江苏浙江四川山东广东重庆安徽[6]等26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17]
蚕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昆虫[18]。桑蚕茧缫得的丝称为桑蚕丝,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一种蚕丝[4],截至2020年中国桑蚕生产主要分布在26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总体生产面积达80.00多万公顷,年产蚕茧1240多万担[17]。以蚕丝造布技艺在中国存在了很长时间,形成了蚕神嫘祖青衣神等特殊的民俗文化[19][20]蚕蛹也是含有很高的蛋白质的食材[21][19][22][23][24][10],粪便经干燥后也是祛风除湿的中药材[25]

驯化及起源

据化石证明和历史记载大约在23600年前,中国野桑蚕日本野桑蚕分开,大约为4100年前,中国野桑蚕被驯化为家蚕,成为目前唯一一种被完全驯化的昆虫。家蚕在大约1000年前经历了群体扩张长阶段的形态。[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