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匈奴,也称胡、凶奴等,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公元前三世纪前后至魏晋时期活跃于中国北方边境。[1][2]
春秋战国末期,匈奴族曾经与秦国燕国赵国发生战争,公元前244年曾被赵国李牧击败十余万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匈奴被秦的将领蒙恬驱逐出河套地区。西汉建立后,冒顿单于将匈奴推向最强盛的阶段,拥有骑兵将士三十余万,先后并东胡、月氏、楼烦、白羊、丁零诸邻族,领土东尽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西伯利亚,南达长城,给西汉政权带来了大量威胁,汉朝只得遣送宗室公主为单于阏氏、馈赠财物、开放关市与其缔结和亲。在汉武帝的前期统治下,汉军通过河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等战争击败匈奴,但在汉武帝晚年,匈奴重新击败汉军并再次控制漠北。汉宣帝在位期间匈奴由于单于即位的问题产生严重的分裂,自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虚闾权渠单于去世,匈奴内部开始出现分裂,汉宣帝五风元年(公元前57年)出现五位单于争权夺利的局面,南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取得胜利后率众归附西汉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南匈奴的首领醢落尸逐鞮单于率众归附光武帝刘秀,被安置在河套地区(阴山以南的黄河冲积平原),而北匈奴于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被窦宪击败,被迫于永元三年(公元91年)向西迁移,留下的漠北十余万户加入鲜卑后逐渐鲜卑化。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南匈奴呼厨泉单于曹操拘留,其部众分为五部并散居各郡县。魏晋时期,匈奴的分支屠各胡、卢水胡、铁弗匈奴曾建立前赵北凉大夏等政权。[1][2][9]
匈奴经济上以畜牧业为主,少数城镇略有农业,日常逐水草迁徙,住穹庐,食畜肉,衣皮革。手工业有冶铁、铸铜和陶器制造。每年正月、五月和秋季举行三次集会祭祀,匈奴政治上实行两翼制度,由单于庭直辖中部,左贤王左方王将管辖东部,右贤王等右方王将管辖西部。中国民族史专家林干评价:“匈奴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中第一个以显赫声名载入史册的部族,它在中国历史上起到如此重大的作用,甚至给予世界历史以一定的影响。”[1][2][9][6][7][10]

名号来源

“匈奴”二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逸周书》中的“商朝正北空同……戎翟、匈奴、楼烦……良弓为献”,之后又出现于《山海经》《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籍,据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任崇岳总结,现代我国学者对“匈奴”名称来源有“‘凶恶奴隶’说”“匈奴之名源于摔跤说”“‘凶’与射箭有关说”“匈奴之‘匈’为‘[xiǎn][yǔn]’的拼音”“‘匈’与蒙古语‘人’有关说”等,任崇岳认为“匈”为“猃狁”拼音,而“奴”是后来汉人加上去的带有歧视意味的字;新疆社科院研究员卡哈尔曼·穆汗从汉语古音的角度论证出匈奴的正名与“戎”和“胡”的古音接近,认为“匈奴”名号与匈奴崇拜日月的习俗有关;日本史学家白鸟库吉认为匈奴就是现今的“达斡尔人”,属于蒙古语族,其中谓“人”为Kung、Kun、Ku等,是对“匈奴(Hiungnu、Hun)”一词的转讹,且认为“胡”是对“匈奴”首字“匈(Hiun、Hu)”的译音。不过据《说文解字》描述,“匈”指的是外[yīng]内胸,啌气所冲,能发出[huān]议之声;“呶”可以理解为“呼喊”“喊叫”,其根源来自于我国古代北方戎狄萨满祭祀习俗中的“叫天”表现形式,萨满用“呼麦”和“巫啸”的方式模仿大自然中的动物和各种声音,并运用到祭祀过程中以通神灵,这种行为被记录下来之后就为演变“匈奴”。因此李焕青教授认为“匈奴”可以理解为“胸([xiōng])呶”,用以称呼那些“外膺内胸,啌气所冲,能发出呶讙之声”的人们,或众人呶讙的场景。[11][12][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