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脉画

民间绘画艺术之一
叶脉画是一种独特的民间绘画艺术,它巧妙地利用树叶形态各异的优美外形和自然肌理,将中国传统的山水、人物、花鸟题材绘于天然树叶上,把多彩的画面和谐地与树叶的自然美融会一体,营造出别具韵味、灵秀自然的艺术境地,给人们美的享受。
人类早就发现植物的叶面是记录信息、传播思想的天然材料。古代印度的僧人用贝叶(菩提叶)制成梵夹(即用贝叶重叠,以板木夹两端,用绳串结),来书写佛经,记录下精深博大的佛教义理。

历史渊源

人类利用植物叶的历史已非常悠久,其中以植物叶作为艺术品有据可查的历史已有千年,以前人们(主要是佛教)利用植物叶制作出《贝叶经》现在我国的许多博物馆还有馆藏;此外,我国台湾江苏省等许多博物馆及杭州市灵隐寺至今还藏有部分古代《菩提叶画》;叶画中:菩提叶画与佛教渊源颇深,历史也最悠久,菩提树原名为“阿摩洛珈,而菩提的含义是觉悟、智慧、的意思,所以菩提本无树,只因佛祖释迦牟尼(如来佛)在该树下悟道成佛,因此得名:菩提树;之后,佛教就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佛教常以圣树之叶制作叶脉绘菩提叶脉画和写菩提叶佛经,赠与信众以祝吉祥以助觉悟;
我国已将“林区剩余物的深度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作为农业和林区剩余物之一的植物叶,其深度加工可大幅度提高农业和林业的收入,即能扩宽农村的就业渠道又能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途径,同时还能为建设和谐新农村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