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

一种常见的急腹症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是一种常见急腹症[2],以中年女性多见,约95%的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称为结石性胆囊炎(calculous cholecystitis);5%的病人未合并胆囊结石,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acalculous cholecystitis)。[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0%~15%的人群患有胆道结石,其中1%~3%每年发生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占所有急腹症的3%~10%。[3]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包括胆囊管梗阻、细菌侵入、化学刺激以及缺血等。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病因仍不清楚,其中全身因素造成的胆囊壁局部血供障碍以及胆汁淤滞、胆汁成分变化,是引起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主要病因。[1]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常在进脂肪餐后或夜间发作,表现为右上腹部的剧烈绞痛或胀痛,疼痛常放至右肩或右背部,伴恶心呕吐,合并感染化脓时伴高热,体温可达40℃。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不甚典型,但基本相似。[2]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确诊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B超检查能显示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壁增厚,厚度常超过3mm,在85%~90%的患者中能显示结石影。CT检查有助于急性胆囊炎的检出。不能明确诊断时可应用核素99mTc-IDA作胆系扫描和照相,从而确定诊断。[4]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经典治疗是胆囊切除术。但是在起病初期、症状较轻微,可考虑先用非手术疗法控制炎症和症状,待病情控制后择期进行手术治疗[4]。急性胆囊炎的病死率为5%~10%,几乎均是并发化脓性感染和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者。急性胆囊炎游离性穿孔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达25%。[1]

分类

根据胆囊内有无结石,将胆囊炎分为结石性和非结石性胆囊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