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极图

晶体学术语之一
反极图是一种表示多晶材料中各晶粒平行于特定外观方向的晶向在晶体学空间中分布的三维极射赤道平面投影图[1]

反极图表示法

反极图以晶体学方向为参照坐标系,特别选取晶体的重要低指数晶向作为坐标轴,从而显示特定外观方向在晶体空间中的分布。通过将这种空间分布投影至垂直晶体主要晶轴的平面上,形成极射赤道平面投影,便得到了对应特征方向的反极图[2]

用途

反极图主要用于描述丝织构,但也曾广泛应用于板织构的研究。对于板织构材料,其特征外观方向包括轧向、横向和轧面法向,因此需要绘制三张反极图,分别反映这三个方向在晶体学空间的分布概率。每张反极图都展示了相应特征外观方向的极点分布。其中,轧向反极图反映了各晶粒平行于轧向的晶向分布,轧面法向反极图展现了各晶粒平行于轧面法线的晶向分布,而横向反极图则描绘了各晶粒平行于横向的晶向分布。不同晶系的反极图形态各异。由于晶体具有对称性,标准投影图可分为多个晶向等效区域。立方晶系对称性较高,标准投影图中以<001>、<101>和<111>三组晶向为顶点,能够将上半球面投影分成24个等效区域。正交晶系只需取投影图的一个象限即可表示。反极图表示法提供了织构材料的轧向、轧面法向、横向在晶体学空间中的分布信息。然而,材料的板织构类型通常是通过尝试法,结合三张独立的反极图来确定的。然而,一些板织构类型难以通过反极图进行明确判断,因此使用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误判或漏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