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德·麦克米伦

英国政治家、首相
哈罗德·麦克米伦(Harold Macmillan,1894年2月10日—1986年12月29日),后改称斯托克顿勋爵。[1]第一代斯多克东伯爵,英国保守党的政治家、首相,教育家、作家。[2][3]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仅二十岁的麦克米伦从军,以上尉军衔在英国近卫步兵第一团服役,曾与敌对的同盟国——德国军队多次作战,战争中曾三次负伤。1919年至1920年,他任加拿大总督德文希尔公爵的侍从副官,不久与公爵女儿陶乐赛·卡蕴迪什结婚。1924年,麦克米伦当选为保守党的下院议员。1940年5月至1942年2月,任军需供应部政务次官。1942年,改任殖民地部副大臣。1942年至1945年,任空军部大臣。1942年至1945年,为英国空军部在西北非的驻节大臣。1943年至1944年,任联合王国驻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代表。1945年5月至7月,任丘吉尔看守内阁的空军大臣。1951年至1954年,任住房和地方政府大臣。1954年至1955年,任国防大臣。1955年4月至12月,任外交大臣。1955年12月至1957年1月,任财政大臣。1957年1月10日,接替艾登而担任英国首相的职务。1963年10月19日,年逾七旬的麦克米伦托病辞职。1960年起他任牛津大学校长。1984年,被英国女王册封为世袭贵族。1986年12月29日,92岁高龄的哈罗德·麦克米伦因病逝世。[1][2]
麦克米伦于1957年至1963年出任英国首相,他的绰号是“Supermac”,而他在晋升为贵族以前,一直也没有使用莫里斯来称呼自己,所以公众一般叫他作哈罗德·麦克米伦。2004年,在MORI的一个调查中,麦克米伦的评价在20世纪英国首相中位列第五。[3]

个人简介

1923年,麦克米伦以保守党人身份参加了争夺提兹河畔斯托克顿议席的竞选,但未成功。次年,他赢得了这一席位。在议会中,他成为理想主义的年轻保守党人集团“基督教青年会”的成员。当大萧条威胁到英国工业时——斯托克顿是受到最惨重影响的地区之一——麦克米伦的激进主义更为明显了。麦克米伦发现,“情况已经很明显,旧式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已经崩溃,不仅在英国,在整个欧洲,甚至在美国也是如此,整个制度需要重新估价。”然而,他却是在外交政策问题上同他的党决裂的。他投票反对政府在阿比西尼亚战争期间作出的取消对意大利的制裁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