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森(1926年5月22日-2013年3月27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电子及冶金领域专家。他于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分配在上海冶金研究所工作,后担任该所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名誉院长等职务。徐元森长期从事金属冶炼、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的研究工作,是国内外著名的集成电路专家。他的二十多项科研成果,如“高速、超速双级数字集成电路”、“PM结隔离技 术”、“800016位微处理器电路”等,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中科院、上海市级二十项重大科研成果奖。此外,他还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二部。徐元森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3月27日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7岁。他被评为全国及上海市劳动模范,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他的研究成果被国内许多工厂、学校采用,为装备国产大型计算机作出了贡献,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简介
徐元森:微电子及冶金专家,浙江省江山市人。1926年5月22日,徐元森出生在贺村镇湖前村一个农民家庭。这位农家子弟从小就喜爱读书,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1946年,徐元森考进了浙江大学化工系。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研究室主任。 20世纪50年代在球墨铸铁、包头和攀枝花等复杂铁矿石冶炼及超纯金属提纯等项目中,应用冶金学和物理化学原理出色地完成国家重大建设中的科研任务,解决了炼铁史上含钛和含氟[fú]铁矿冶炼的两大难题,丰富了炼铁学和冶金过程物理化学,3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