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

浙江籍的商人、实业家的集合
浙商,一般指浙江籍的商人、实业家的集合,是较为新近的称法。[1]
唐代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江浙一带成为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清朝末年及民国初年,浙江商人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中坚之一,为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民国时期,江浙财阀是国民政府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之后,浙江商人活跃于中国内外商界,是中国国内除台商之外最活跃的商帮,为各地的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注入了活力。[1]
在私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不少媒体对其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行报道,出现“浙江模式”“浙江经验”“浙江现象”等说法。浙江先后产生过湖州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温州商帮和义乌商帮等著名浙商群体[1]。浙商精神以“创业、创新、担当、合作、法治、奋斗”这六个关键词为核心,既是对“四干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当代中国优秀企业家精神的代表[2]

历史沿革

浙江面海通江,处在一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人多地少、单凭土中刨食难以维生的困境,使得从事工商业活动成为一个合理的选择。这种工商业活动的发展,则离不开浙江崇文重教的地域文化优势,离不开浙东学派长期以来“工商皆本”的呼吁,离不开当地民众敢于冲破清规戒律的勇气,更离不开浙江人通过复杂的亲缘、地缘和业缘关系构建起来的经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