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程砚秋6岁时因家道中落师从荣蝶仙学艺,1915年11岁首次登台就受到观众欢迎;1917年13岁嗓子倒仓[a],幸得罗瘿公斥巨资赎身,并介绍拜梨园大师梅兰芳、王瑶卿为师;1919年15岁开始独立挑班演出,开创“程派唱腔”,同年首次赴上海演出,一炮而红。1932年程砚秋自费去欧洲考察戏剧音乐,于1933年回国,主办中华戏曲学校,同时主编《戏剧月刊》,在戏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七七事变后,程砚秋拒绝出演侵略者的义务戏,迁居京郊“青龙桥”避 世隐居,直到北京解放才重新回到舞台。[3][2][4]新中国成立后,程砚秋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