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赛钦(维吾尔语:ﺋﺎﻗﺴﺎﻱ ﭼﯩﻦ,源于古突厥语Aksai Chin,意为“中国的白石滩”,aksai指“白石滩”,突厥语称中国为秦Chin),位于昆仑山系南侧,新疆与西藏交汇处,大部分位于新疆和田地区,小部分属于西藏阿里。[1][2]该地东起界山大坂,南达空喀山口,西至喀喇昆仑山口,北达大红柳滩。该区域是一个半封闭性山间盆地,面积大约3万平方公里,其中多内流湖,著名的有阿克塞钦湖,塔里木河的重要支流喀拉喀什河也发源于该区域。[3][4]该区域属高寒气候区。[5]以康西瓦为例,年均温-0.6°C,1月均温-11.3°C,7月9.8°C,无霜期仅10天。天文点年均温-9.8°C,1月均温-21.0°C,7月3°C。盆地位于雨影面,西南季风很难越过喜马拉雅山进入,西风气流也难越过喀喇昆仑山和西 昆仑山,实测年降水量均不到100毫米,康西瓦36毫米,天文点47毫米,空喀山口仅29毫米。[6] 盆地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地势平缓,有山口通往拉达克地区,盆地内的山峰大多超过6000米,山口大多超过5000米。如喀喇昆仑山口为5568米,其东南的天文点为5565米;空喀山口5278米,降雨稀少,气候寒冷,居民很少。[7][4]新疆的柯尔克孜族和维吾尔族牧民在此放牧。[8] 历史上,阿克赛钦是由新疆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9]亦是新疆南部地区与南亚往来的重要交通路径,元朝之后,准葛尔国的大军及蒙古熬茶礼佛的行旅都是从此进藏的。[4] 康熙朝清廷在测绘全国舆图时,将阿克赛钦绘于拉达克境外。[10]雍正在位期间,清政府设立拓置局管辖阿克赛钦。[4]1896年新疆地方官员向英国驻喀什噶尔代表马继业表明中印西段边界阿克赛钦为中国领土的主张。马继业遂向英国当局汇报这一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划界意见:将阿克赛钦与林济塘分割开来,分属中国和英国。1899年3月,英国驻华窦讷乐公使向清朝中央政府发出照会,要求两国谈判重新划分中国新疆与克什米尔之间的边界问题,[11]主张以东西走向的拉 宗山脉把阿克赛钦一分为二,山北归中国,山南归印度,中国政府未予置理。[12] 1949年新疆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了该地区的边防。[12]印度军队曾于1962年入侵我和田以南的阿克赛钦地区。[13]1993年和1996年,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签订协议表示尊重实际控制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