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G理论

克雷顿·奥尔德弗提出的学术理论
ERG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而提出的学术理论。ERG理论是生存(Existence)、关系(Relationship)和发展(Growth)需要论的简称[2]
奥尔德弗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ERG理论中人的需要有三种,即: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ERG理论的三种需要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限,三种需要构成了一个连续体而不是从低到高的层次,个体不仅会在满足低层次需要的基础上追求更高一级的需要,即使在低层次需要上得不到满足或者得到很小程度的满足时,个体也可能转而寻求更高层次的需要[2]
ERG理论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不同是,它不仅提出了需要层次的“满足一上升”趋势,而且洞察到了“挫折一倒退”的趋势[3]

定义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因而这一理论被称为 ERG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