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福克纳

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2][3]福克纳一生共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与120多篇短篇小说,[4]同时他也是一名诗人和编剧家。[2]
威廉·福克纳于1897年9月25日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的新奥尔巴尼镇。早先他于1918年应征入伍,退伍后,于次年8月发表了处女座《大理石的农牧神》。1926年,他出版了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士兵的报酬》,第二年,他又完成了《群蚊》长篇小说,正式立足于南方题材小说的创作之路。1929年1月31日,他发表了长篇小说《沙多里斯》,把福克纳南方题材小说的创作推向高潮。在福克纳的多部小说中,约克纳帕塔法县被反复提及,从而构建了“约克纳帕塔法世系”。[4]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于1929年10月发表的意识流小说《喧哗与骚动》,该小说被称为现代派小说经典,福克纳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1][2][3]1962年6月,福克纳出版了最后一部小说《掠夺者》,一个月后他于密西西比州逝世,享年65岁。[3]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0岁的时候已经开始阅读莎士比亚狄更斯巴尔扎克康拉德等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