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

《红楼梦》的女主角之一,金陵十二钗之首
林黛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与薛宝钗共列书中“金陵十二钗之首”,西方灵河岸绛[jiàng]珠仙草转世身魂。林黛玉是荣府幺女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母亲贾敏是贾代善和贾母四个女儿里最小的女儿,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1][2]她伶俐孤傲,[3]才情过人,诗社别号“潇湘妃子”。[4]
林黛玉于《红楼梦》中第三回正式登场,她5岁上学识字,6、7岁母亲早亡,10岁师从贾雨村启蒙。外祖母贾史氏疼爱幺女贾敏,爱屋及乌疼爱黛玉,10岁接到身边抚养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孙贾宝玉。与11岁的贾宝玉同住同吃,她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个送宫花而很不愉快。11岁时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病重身死后,她便常住贾府。12岁时,贾元春省亲后,黛玉入住潇湘馆。黛玉与宝玉虽然是青梅竹马,二人互为知己,但最终未成眷属,黛玉病逝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日。[2]而黛玉的悲剧身世,也早就在其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中揭示出来了。[5]
林黛玉的形象和竹、雨、水等意象建立了联系[6],既是灵河畔的仙草,还是客居贾府的幼孤,被视为“草木之人”。[7]林黛玉为人才华横溢,[8]为人有情有义,真实,[9]她虽然本质善良、真诚、纯洁,但是她生活在封建专制时代,这时代注定了她的悲剧。[10]被认为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女性,既是觉醒的形象,也是叛逆的形象,更是探索的代表。[11]
综观林黛玉研究,学界在新中国成立后基本上是一边倒的赞誉之声,颂扬林黛玉的清高、反抗、诗意,突出其悲剧性、理想性;当代读者的接受和评价则更近似于清代、民国的情况,欣赏者有之,批评者亦不乏其人,认为其刻薄任性、难以相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恰恰说明林黛玉形象的成——她是立体的多面的,有着极大的想象和阐释空间,允许见仁见智地欣赏和接受。[12]

形象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