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海沉积

浅海沉积
浅海沉积是水深大致为20~200米范围内的海底沉积,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区,也称陆架沉积。浅海沉积物主要来自大陆,但在一些低纬度海区和外陆架,也可见到自生的碳酸盐沉积和生物沉积。浅海沉积物主要由陆源碎屑组成,根据粒径大小及级配状况可划分为砾石、砂、粉砂、泥或粘土等主要类型。

简介

浅海沉积是指海洋水深大致为20~200米范围内的海底沉积。浅海指正常浪基面以下至水深200m的较平坦的广阔浅水海域(陆棚范围),平均坡度一般只有几分,不超过4度。浅海的水动力包括波浪、洋流(离岸流)、潮汐流及密度流(风暴碎屑流)等。在正常情况下,浅海水流速度比较缓慢,对沉积物表面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强风暴时,强波浪能影响到海底,可使沉积物呈悬浮状态向海中搬运几十公里。正常气候时,开阔、平坦、平静、细粒、悬浮沉积,水平层理,生物丰富,保存完整(古生物化石多数在浅海保存)。
浅海沉积主要特征表现在:

过度带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