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4]),别名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系神经外胚层结构过度增生和肿瘤形成。[3]该病可累及神经、肌肉、骨骼以及皮肤等,特点是多系统、多器官受累而以中枢神经系统最为明显。[4]
神经纤维瘤病分为NF1型(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和NF2型(神经纤维瘤病Ⅱ型),即周围型和中枢型神经纤维瘤病。其中NF1型是经典的Von Recklinghausert病,也较常见;而NF2型主要指颅内神经纤维瘤病。[4]NF1型的诊断标准是具有以下临床特点两项或两项 以上:牛奶咖啡斑(cafe-au-laitspots,CALS)≥6个;青春期前的患者最大直径应>5mm,青春期或成年人最大直径>15mm;证实有2个及以上的皮肤神经纤维瘤;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色素沉着斑;特殊骨损害的表现;视神经胶质瘤;虹膜Lisch结节≥2个;一级亲属诊断为NF1型。NF2型神经纤维瘤病是中枢型神经纤维瘤病,明显的特点是双侧听神经的神经鞘瘤、脑膜瘤和脊神经背根的神经鞘瘤;很少有皮肤改变。[4] 神经纤维瘤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化疗、基因及激素治疗等。手术治疗是治疗神经纤维瘤病的首选方式,但早期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除已有压迫症状或有恶变征象。如需手术治疗,完整彻底地切除瘤体是术后疗效的关键。[4]该病的相关护理为合理饮食、心理护理、坚持锻炼、合理用药。[6]目前尚无特定的预防神经纤维瘤的方法。[7]
相关分类
神经纤维瘤病的分型有很多种。1987年NIH(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提议:将该病分为NF1型(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和NF2型(神经纤维瘤病Ⅱ型),即周围型和中枢型神经纤维瘤病。两型主要区别是有不同的突变基因和临床特征。其中NF1型是经典的Von Recklinghausert病,也较常见;而NF2型主要指颅内神经纤维瘤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