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蝎

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下的一目
1
4
伪蝎,即伪蝎目(学名:Pseudoscorpionida)[3],是蛛形纲下的伪蝎目节肢动物的统称,[6]因其触肢末端钳状、体型似蝎而得名,又名拟蝎,也称书蝎和假蝎。[5][9]伪蝎属于最古老的陆地谱系,起源于约3.85亿年前,[10]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在热带亚热带种群密度和多样性最高,生活场所多样,包括土壤、落叶层、哺乳动物巢内、洞穴以及书页间等。[4]截至2024年10月23日,《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中伪蝎目共有3个亚目、25科、478个属、3788个物种,[6]中国已知伪蝎10科33属73种(包括亚种[a][9]
伪蝎体色各异,通常为黑色、棕色、黄褐色、淡黄色或其他柔和颜色,[11]体小型,体长1-18mm,[7]触肢非常发达,体被几丁质骨化形成的外骨骼,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体段,两部分宽阔地相连。头胸部有方形或三角形的背甲,而腹部表现出明显分节。附肢主要由1对前螯、1对触肢和4对步足组成。附肢均被有刚毛,其中有很多特化为感觉器官。[5]伪蝎为捕食性动物,抗逆性及爬行能力强,[8]以其他节肢动物,如弹尾虫螨类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4]
伪蝎对人类无害,作为捕食者,伪蝎在控制潜在有害昆虫和螨虫数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2]此外,截至2024年10月,伪蝎有19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5种濒危(EN),5种极危(CR),4种易危(VU)。[13]

命名与分类

命名